魔術師的告白:劉謙金鐘獎魔術表演大解密
作者:Yu-Teng Wu / 日期: / 分類:魔術好文
今年的金鐘獎在上週末沸沸騰騰的結束了,其中大仁哥主演的「我可能不會愛你」拿到一堆獎項實在是相當優秀阿!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是金鐘獎的魔術表演,表演的魔術師是鼎鼎大名的劉謙!劉謙是華人圈中最富盛名的魔術師,也是我心中覺得最偉大的華人魔術師之一,這次他在金鐘獎的魔術表演卻很弔詭的出現很多批評的聲浪,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勒?讓我們來仔細剖析一下。
首先,要剖析之前,要了解一下當事人 XD
劉謙的個人介紹:取自維基
當然,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,也應該來看一下劉謙金鐘獎的魔術表演
這次的表演,有一些新聞媒體有負面的報導,報導如下:
劉謙挨轟大頭症「不把台灣當回事」
劉謙金鐘魔術挨批 「老梗不大氣」
劉謙金鐘魔術挨轟只值8千元 激吻辣妹被酸:醉生夢死
魔術師的魔術表演大解密開始!
劉謙這次的魔術表演內容是以所謂的近距離魔術 (Close-up Magic)為主,搭配一個開場的變裝魔術,在整個魔術程序的安排上是很理想的。一般來講魔術表演開始會用一個效果強烈的魔術作為開場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,而劉謙一開場穿著浴衣、然後變裝成為西裝,視覺效果上相當強烈
在近距離魔術的部分,劉謙安排了三個魔術,分別是「簽名撲克牌入寶特瓶」、「膠帶穿透」、「咖啡杯預言」,這三個魔術本身也是相當不錯的魔術,甚至「膠帶穿透」還有雙重效果。既然都是不錯的魔術,怎麼還會被批評呢?我把一些新聞批評的點大致整理一下,條列如下:
1. 冗長無聊、重複老梗
2. 桌邊魔術,不夠大氣
3. 台下觀眾距離太遠、看不清楚
4. 魔術只要8000塊就可以辦到,和酬勞不成比例、不把台灣當一回事
5. 醉生夢死,整天把妹
這五點,第五點私人行為就不評論了 XD 但我也好想看到激吻辣妹的照片阿 。身為一個正直的魔術師,我們就針對第一點到第四點來剖析看看,揪竟會有這樣負面新聞的批評,是因為是非善惡的因果循環, 還是天意作弄? 到底是情愛的糾葛 ; 命運的糾纏 , 金錢的誘惑 ; 還是利益的衝突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
1. 冗長無聊、重複老梗
近距離魔術,顧名思義就是近距離表演的魔術,適合給少數觀眾欣賞。所以當如果你不是現場的觀眾,而是透過網路、或是當天坐在台下的人來說,就會比較沒有那種臨場感,而會比較想著重於魔術效果。但是魔術是需要鋪陳的,而不是突然走到你面前然後阿哈~就變出一隻鴿子這樣,我想大概只會嚇到人,然後被人家當神經病…..所以對於非臨場的人來說,難免會覺得有些冗長
至於老梗這點,我想劉謙心中應該會有這樣的OS
對一個魔術師來說,尤其是劉謙這樣有知名度的魔術,他每一次電視節目上的魔術表演其實都是需要嚴加挑選的(這部份會在後段說明),有一些媒體說劉謙在韓國的電視節目表演過了,但我相信多數的台灣觀眾是沒有看過的,所以某種程度來說劉謙是表演「新的魔術」,而對他自己來說,這些魔術也是他近期開始表演的「新魔術」
但對魔術師來說,可能就會覺得是老梗了,因為這次的魔術多數是比較經典的魔術,較少劉謙本身的原創。我個人是覺得,劉謙這次的選擇是針對「多數不是魔術師的觀眾」,而我也相信會提到劉謙在韓國電視節目這個點的人,應該至少是魔術愛好者而非一般的觀眾。
2. 桌邊魔術,不夠大氣
我自己也參加過類似金馬獎的活動,當時找的魔術師是Cyril ,而他也是選擇近距離魔術,雖然說我現場也覺得不夠大氣,但有一個部分是值得去探討的,那就是「電視魔術」如何呈現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方式?金鐘獎是一個live的現場,但今天現場的觀眾其實只佔「真正觀眾」的少數 ,多數觀眾是在電視機後面的人們。所以對於魔術師來說,最大利益應該是滿足多數的觀眾,而不是少數的觀眾。這樣講可能有點現實,但卻是比較實際的方向。
在2007年我在我的舊部落格曾經寫過一篇文章,是探討關於電視魔術的,分享給大家看看(圖片點擊可以放大)
如果從文章裡面對照到這次劉謙的魔術,劉謙的思考邏輯不一定和我一樣,不過他這次所選擇的素材像是寶特瓶、膠帶、咖啡杯,也都是比較隨手可得的東西。人在思考的時候會很仰賴經驗法則,因為大腦無法處理太多資訊,因此如果能夠打破經驗法則,是會創造出很大的驚奇感。所以我會覺得與其挑大氣的大道具魔術,或許近距離魔術、周遭隨手可得的物品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。
3. 台下觀眾太遠、看不清楚
這個部分我覺得要怪現場的攝影師….跟魔術師無關就不討論了
4. 魔術只要8000塊就可以做到,不把台灣當一回事
這點,我覺得是最可以討論的地方,有時候魔術表演這件事情不能用錢多錢少來衡量,事件沒有這麼簡單的。
其實我個人是比較意外會有魔術圈舊友喊出說沒有誠意,八千就可以做到魔術跟酬勞不成正比。在這個地球上酬勞和成本很少是呈現線性關係的,尤其是提供專業服務的行業。因為專業服務的成本是很難量化的,今天一樣的魔術給其他人變很有可能會慘到一個爆炸,就像一首歌給不同的人唱會有不一樣的詮釋。魔術的成本不是重點,重點是魔術師怎麼詮釋它,然後帶給台下的觀眾體驗如何。我認識一位台灣的魔術老師,他的每一場表演成本不到兩百塊,但是他的演出都能讓全場的觀眾驚呼連連、爆笑不斷,所以八千我覺得是一個沒有意義的數字,也很意外同為魔術師的人會質疑這點。
另外魔術的費用 (例如一些消耗品或是道具) 多寡,其實也只是反應製造這個魔術道具的成本,以及創作者認為自己投入的心力成本,其實和呈現出的效果不一定成正比。
至於不把台灣當做一回事這點….其實很現實的一件事情,一個HR的顧問在台灣企業辦一個Workshop假設是兩萬塊台幣,那他在大陸的收費一樣是兩萬,只不過是人民幣。身為一個後輩(相對於劉謙來說),我比較想說一個較為狂妄的話。在新聞中劉謙提到對得起自己就好了,但我認為依照劉謙現在的身分和地位,對得起自己的標準有點低了,應該是要對得起觀眾才是,如果只追求對得起自己,那即便過去有多少豐功偉業也是有可能凋零……
最後,我要用近期很流行的名言加上照片的方式來做個結尾 XD ,我相信這次會有這樣的新聞出來,很大的原因是心理學上說的期望落差,劉謙連續幾年登上春晚,並且表演了許多驚人的魔術,所以這次的金鐘獎大家會帶著相同的期待。
我相信依照劉謙的實力,絕對可以選擇其他魔術,但可惜我們都不是劉謙,所以無法得知他的想法是什麼,有可能如我上面所說,當然也可能是偷懶。但不管如何,當我們看完這次的表演後,或許可以先思考一下不用隨著媒體起舞。畢竟現在台灣的媒體就如同上面這張圖小丑說的,Madness , as you know , is like gravity . All it takes is a little push .